• 新闻
菌菇房温湿度监控必要吗?

  说到菌菇房温湿度监控,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菌菇养殖对温湿度的要求以及控制方式,从而来讨论菌菇房温湿度监控是否有必要。

                                                      

                                                       一、温度对菌菇养殖的影响

                                                         在影响菌菇菌丝生长的各种因素中温度是最为重要的,菌菇菌丝生长过程是菌丝分泌的各种酶分解纤维素、蛋白质等原材料的过程,只有经过酶分解后的成分菌丝体才能利用。酶,是生物催化剂,酶分解的活性和温度成正比。 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酶反应速度加快,菌丝生长速度加快。但是如果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温度过高,酶的活性下降,严重的酶会失去活性,菌丝生长速度也会下降,甚至停止生长。 和花卉一样,菌菇也有温度三基点。所有菌菇在菌丝生长阶段,都有各自的适应生长的有效温度范围和最适生长温度。在最低生长温度和最适生长温度之间,温度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加快。在最适生长温度和最高生长温度之间,温度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变慢。   大多数可以人工栽培的菌菇菌丝生长的最低温度是2℃,最高温度是37℃,菌丝有效生长温度是5℃-33℃。总体上说:菌菇菌丝对低温的承受能力比高温要强,大多数食用菌在0℃,甚至0℃以下的状态下不会被冻死。 根据菌丝生长阶段对温度的要求将菌菇分为3种温型:   1、低温型: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18-22℃,最高温度是30℃,如:滑子菇、金针菇等。   2、中温型: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3-25℃,最高温度是32℃,如:双孢菇、香菇、银耳、木耳等。   3、高温型:菌丝生长最适温度范围是28-34℃,最高温度是46℃,如:草菇等。   以双孢菇为例,详细讲述下在不同温度下的生长情况。   双孢菇菌丝生长的温度在5℃~32℃之间,其最适温度为23℃~25℃,低于5℃生长缓慢,高于25℃菌丝生长虽快,但纤细无力,容易衰老,超过32℃菌丝易衰老或发黄、倒状,以至于停止生长。 双孢菇子实体在7℃~22℃均可形成,在这个温度范围以外的5℃以下和23℃以上绝大部分品种都不能扭结出菇。 在能形成双孢菇子实体的温度范围内,我们划分了三个温度区间。   一是15℃~18℃最适温度区。在此温度范围内,蘑菇形成的数量多,发育迅速,菇体紧实、品质好。出菇集中,时间短,效益高。   二是18℃~22℃偏高温度区。菌丝虽然也能正常扭结出菇,但菇体发育过快,营养供应常常跟不上生长发育的需要,造成薄皮、开伞菇体较多,菇体品质差。   三是在8℃~12℃偏低温度区。菇体形成少,虽发育缓慢,但菇体紧实,大菇、厚菇多,菇体品质好。缺点是战线长,时间成本高。

                                                      

二、湿度对菌菇养殖的影响

                                                         水分和湿度。蘑菇在生长期间需要的水分来源于培养料覆土和栽培场所的空气相对湿度。在蘑菇菌丝生长阶段,要求培养料的含水量在60—65%。低于50%菌丝生长缓慢,绒毛菌丝多而纤细,不易形成子实体;高于70%培养料内氧气含量减少,蘑菇菌丝体生长同样会受到影响。覆土层的湿度应保持在18—20%左右,过干会影响菌丝体和幼菇发育,并使蘑菇品质下降。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之间。若超过95%,菌盖上会长期留存水滴,容易发生各种细菌性病斑;若低于70%会使菌盖表面变硬,甚至发生龟裂,易空心;若低于50%,小菇蕾会枯萎死亡,停止出菇。

  从菌菇养殖的特点来看,菌菇对于温湿度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菌菇成本高,一旦发生意外便会造成极大的损失。如果仅仅通过放置简单的本地温湿度计,并不能达到实时监控的效果,并且造成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如果能够使用温湿度远程监控,则会最大程度上降低人力成本,并且能够将温湿度控制在准确的范围内,一旦发生异常便可以及时处理,避免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菌菇房温湿度监控十分必要。